​《知否》:谁才是盛家女儿们的终极导师?

活到老,学到老,这句话是对的不能再对的真理了,而且,学到最后往往忽然发现,自己竟然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某个人。

盛家有三位厉害人物,盛老太太、王大娘子、林小娘,四个兰就是看着这三位长辈斗法长大的。

因为利益的关系,墨兰肯定是要站林小娘,华兰如兰肯定是站王大娘子,明兰当然要站老太太,每个女儿都有自己要维护的立场。

虽然立场不同,但是四个女儿也不断从这三位长辈身上模仿学习,吸收经验和教训,互相借鉴。

 

祖母是勇毅侯府的嫡女,她那种不容置疑的脾气是学也学不来的,毕竟盛纮没有勇毅侯那样的背景,因此老太太最多算是理想,并不能够真正学老太太的这一番做派,在实践中应用。

至于王大娘子,连亲生女儿打团都不愿带她,猪队友一个,见利忘义,短视无知,就连如兰这样维护母亲的人都不愿意跟老娘学,毕竟就这么看着王大娘子跋扈了一辈子,照样被林小娘偷鸡成功,整整被压制了十五年。

最后则是林小娘,墨兰自然是忠心耿耿跟着林小娘学习,另外三个兰对林小娘恐怕都是心理阴影面积极大,林小娘就是笼罩在他们三个头上的乌云,正是这样的讨厌,最终让她们三个都吸收了了林小娘的宝贵经验。

 

 

三个兰曾经都那么讨厌林小娘,那么不齿林小娘,但是随着成长,林小娘跟她们密不可分,成为了人生跟性格的一部分。

每次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,并不是那一套光明正大的道理能够有效果,往往就是林小娘那一套最管用。

祖母曾经私下里对明兰说,那些圣人之言大道理如果你信了才会吃大亏,还有一段话没有明说,其实就是反面,林小娘那一套有用而且杀伤力极大,总之就是告诉明兰,一定要守住、抓紧自己的夫婿,不能让任何女子有可乘之机。

明兰在对付侯府里那些姨娘的时候,手段也就是林小娘的那一套,示弱、流泪、讨好、但是绝不让步,别的不说,这套管用啊。

最终整个侯府没有纳过一个妾呀,战绩辉煌。

 

不光明兰用,华兰也用。

华兰的性格是比较爽利的,但是在袁文绍面前却会委屈地低声哭,明明这个事情也没有那么严重,但是华兰会通过哭来夸张情绪,让袁文绍以为华兰真的受了天大的委屈,

袁文绍表示怜爱并做出保护行动之后,再立马大大方方地掏出一包银子支持老公的事业,银子就是疼老婆行动的强化物啊。

就像盛纮每一次给了林小娘便宜,都会换来林小娘无微不至的伺候。

华兰深得个中三昧,袁文绍缺银子的时候,银子就是强化物,等到不缺银子的时候,婉转柔美的真情伺候就是强化物。

我绝对相信华兰所有的行为背后是有情义的,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她在使用技术。

最终哄得袁文绍把所有的通房丫头以及婆婆安插的妾都给卖掉了。

反过手来,华兰大大方方亲手送过去一个妾服侍在外干活的袁文绍,彰显她根本不善妒,面子里子全部拿捏。

这些技术就是来自于林小娘。

 

当然如兰也用,本来如兰是最讨厌林小娘的呀,根本看不上林小娘这一番做派。

但是等到如兰真正遇到了婚姻困境的时候,等到婆婆和老公都要纳妾的时候,才发现离了林小娘的那一套,自己根本玩不转,王大娘子教的方法根本不能够阻止一个又一个的妾进入这个家庭。

所以如兰只能痛定思痛,向林小娘学习,也开始了哭泣、示弱、婉转。

一用就见效,文炎敬果然把婆婆想要抬姨娘的通房丫头给打发了,如兰终于开始掌握文家斗争的主动权。

 

虽然三个兰都很讨厌林小娘,但是在婚姻遇到困境时,又不得不向林小娘拜师取经。

说句玩笑一点儿的话,林小娘的这一套技术可能真的是治疗婚姻的一味药,出毛病的时候就要吃上这个药,等到正常了就把药停掉。

林小娘失败的原因,就是无时无刻都在吃药,还把药方子拿出来显摆,最终被药反噬。

但是,林小娘的确是困境中的明灯,绝望时的稻草,她才是盛家女儿们的终极导师,能治病救人,才是好导师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写剧评 » ​《知否》:谁才是盛家女儿们的终极导师?

相关文章

评论 (0)